您当前所在位置: 主页 > 行业资讯 > 黔茶人物

青山为证!三位村民坚守茶路初心

发布时间:2021-03-12 18:41|栏目: 黔茶人物 |浏览次数:

近日,记者来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晓景乡贵州韵茗春茶叶基地,丝丝细雨打湿了远处洁白的李花,浸润着近处嫩绿的翠芽,“春姑娘”把云雾盖在天地之间,为群山编织了一张“春网”。

  在海拔800余米的茶园,嗖嗖冷风吹拂,三三两两的茶农散落在行行茶林中,用双手采摘刚冒出的翠芽。

  冯碧珍:八年风雨,见证茶山变金山

  “今天特别冷,我们采完眼前这片茶青就要回去了。”村民熊明芬说道。

  茶园管理人员冯碧珍告诉记者,今天有100多位村民上山采茶,都是附近村子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,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。“别看今天这么冷,乡亲们也能挣到100多元。”冯碧珍说道。

  冯碧珍指着前方一位用双手采茶的村民介绍:“她是我们这里的双手采茶大师冯细平,一天最低都能采到100多元,最多时超过了300元。”

  记者走进观察,只见冯细平双手像输送带一样,不断把茶青放到竹篓里,比旁边单手采茶的村民效率高出了一倍。

  “去年我采茶挣了7000多元,今年如果天气好的话,有可能挣到10000元。”冯细平微笑着说道。

  二月采茶茶出芽,姐妹双双来点茶。茶园里的景象就像歌声里的一样。冯碧珍说村民们每年有两三个月时间在茶园里采茶,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,这对留守在村里照护老人和孩子的妇女来说,已经是很大的一笔收入,加上政府的各项补助,再种点蔬菜小作物,比起以往的生活,已发生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据悉,2013年晓景乡通过招商引资,引进贵州韵茗春茶业有限公司在管家村后山建设了3600亩生态茶园,冯碧珍从基地建设开始,就在茶园务工,一干就是八年。期间,从移栽茶苗、施肥、剪枝、采茶再到后来做管理,茶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她的身影和脚印,对茶园里白茶、玉白茶、绿茶等品种分布情况,她也如数家珍。

  冯碧珍

  2018年,冯碧珍因开摩托车导致头部受伤,在家休养了一年。虽然在家休养,但她心里却始终牵挂着这片茶园,牵挂着村里姐妹们的收入。

  去年,贵州珍稀白茶有限公司负责人冯时高见冯碧珍身体已基本康复,又邀请她到茶园工作,负责茶园管理和劳动力组织。

  据了解,到清明节前采摘白茶的时候,韵茗春茶园需要500多人采茶,而留守在村里的劳动力远远不能满足茶园的需要。往年劳动力不够,企业就到邻近的石阡、江口、印江和重庆秀山、酉阳等县去招工,对远道而来的村民,茶园不仅要负责接送,还要给他们安排食宿,让他们安心采茶。

  冯碧珍说:“有些外地过来的人员平时很少采茶,速度赶不上当地村民,挣的钱要少一些,心里会产生落差,所以我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,帮助她们提高采茶效率,尽量保障大家会双手采茶。”

  虽然53岁了,身材高大的冯碧珍看上去精神还是那么抖擞,在茶园中向记者展示双手采茶的速度和效果。

  冯碧珍的丈夫十年前就去世了,留下三个孩子。十年来,沉重的家庭负担没有压垮她的脊梁,冯碧珍依靠在茶园务工和亲戚帮衬,让两个女儿顺利读完大学并参加了工作,目前还有一个儿子在上大学。

  “儿女们都要求我休息,不要再到茶园务工了。是这片茶园让我度过了难关,也是这片茶园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,习惯了在茶园里的工作和生活,所以我心里放不下。”冯碧珍说道。


冯爱勇:酷爱茶艺,打工者成茶专家

  跟着交茶青的队伍,记者来到距韵茗春茶园不远的黔景茶叶加工厂,村民拿着刚领到的工资,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。

  正在收茶青的管美琴告诉记者,今天下雨,天气突然降温,只收了50多斤茶青,付给村民工资2000多元。

  管美琴是黔景茶叶加工厂负责人冯爱勇的妻子,平常在镇上上班,因为春茶开采,就利用周末来茶厂帮几天。

  “我们加工厂的规模不大,现在正是采制春茶的时候,天气好的话,一天要收100多斤茶青。”管美琴说。

  据了解,2019年黔景茶叶租赁晓景乡暗塘村300亩村集体茶园,投资进行管护、生产和加工,让茶园换发生机,去年产值达到120万余元。

  “去年采茶高峰期,每天有80多位村民采茶,付出劳务工资近万元,今年要扩大生产规模,争取把产值提高到180万元。”冯爱勇说。

  冯爱勇介绍,低纬度、高海拔才能出好茶。茶园得益于当地的生态环境、气候和土壤等资源优势,加工出来的茶叶得到客商的好评。“每年有30%的产品是通过沿河洲州茶公司销售,其余就通过批发直销和客商带动销往浙江、上海、北京等地。

  据了解,冯爱勇2014年到家乡的贵州韵茗春珍稀白茶有限公司打工,通过一点一滴的学习,三年时间学会了茶叶加工的基本技术。后来因个人原因外出务工。2018年,一心想做茶叶的冯爱勇又回到韵茗春茶厂加工茶叶。

  2018年,暗塘村发展集体经济,与韵茗春珍稀白茶有限公司达成茶园购置协议,出资购买了该公司300亩茶园,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扶下,建起了加工房。

  暗塘村支两委考虑到茶叶生产需要专业技术,便用招标方式出租茶园和厂房,让专业人才进行管护生产,村里通过成立合作社收取土地流转资金,参加工厂收益分红。

  冯爱勇看到这是个机会,便主动参与投标,承包起茶园的管护和生产。

  “因为喜欢做茶,但又没有太多的资金,承包茶园是最适合的方式,就主动出击了,要不我当初出去打工就不会再回来,到厂里做茶叶加工。”冯爱勇说。

  冯爱勇告诉记者,2020年厂房建好,晓景乡政府就协调电力部门解决了生产用电,全力保障茶园的生产所需。贵州沿河洲州茶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帮助销售茶叶,还安排技术人员经常到加工厂指导,帮助提升产品质量。

  “现在,正是春茶生产最忙的时节,待过完这一段时间,我还要到外面去学习。“冯爱勇说,每一位制茶专家的经验和技艺都不相同,真希望县里有关部门能够多组织一些茶叶生产交流活动,让我们初学者能多学习专家的经验。

  付洪:提升产量,就是提高村民收入

  在韵茗春茶园同一片茶山上,还有个茶叶生产企业——洪太茶叶加工厂。

  走进加工厂,几台制茶机器正在运转,村民冯远英拿着交茶青领的100多元工资告诉记者:“去年到茶园挣了5000多元,今年争取达到7000元。”

  加工厂负责人付洪介绍,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,去年的产值只有55万元,支付茶园管护、施肥、剪枝、采茶等劳务费35万元。今年力争产值达到80万元,劳务支出50万元以上。

  2008年,付洪从外地务工返乡担任村支书,就立志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生活。2011年,经过两年多的选择,付洪决定发展生态茶叶,把村里几乎荒废的茶园重新管护起来,并投资扩大规模,让村民在园茶务工增加收入。

  “这山上海拔高、光照足、云雾多,具有发展优质茶叶的生态条件,经过近10年的发展,茶园规模越来越大,受益的群众越来越多,证明我们当初选择茶叶这条路子走对了。现在,还要继续扩大生产,就想让村民通过就地务工获取更多的收入。”付洪说。

  心系乡亲,壮心不已。年迈的付洪心里始终牵挂着村民的收入,为了扩大产能,付洪又投资引进了一条红茶生产线,并努力学习茶叶加工技艺。

  在加工厂,记者看到付洪正在安装两张新添置的茶青摊凉床。“以前两张摊凉床是自然摊凉,需要的时间长,茶青多的时候就跟不上,今年要扩大生产量,就增添两张风机摊凉床。”付洪认为,每个环节能够提高一点,整个生产流程就会产生质的提升。

  “我能做到的就是想法提高加工厂的效益,多收一点茶青,多生产一斤茶。我希望茶叶部门能定期来给村民进行采茶技能培训,提高茶青下树率,尽量做到应采尽采,既提高茶园的效益,又提高村民的收益。”付洪说。

  春日映朝霞,新妆出绛纱。多年来,晓景乡始终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聚力做好生态茶产业文章,带动暗塘、管家、高寨、野溪等四个村整村脱贫,不仅把荒山变成了青山,还变成了群众脱贫增收的“金山”,走出了一条富民强企、生态健康、环境优美的绿色康庄大道。


Copyright © 2010-2022 主办单位: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 | 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 | 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白茶专委会 版权所有
电话:0851-85945367 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延安西路242号贵州省农机局三楼  备案号:黔ICP备18009965号-1  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499号
网站地图福州网站开发知推云技术支持